分类
社区与传播

“滴”使用报告

        这个不是使用指南,只是关于滴使用的感受,不教你如何使用滴(dii.cn),如果对 滴使用存在问题,请参考dii.cn/help.jsp ,你还可以点击链接:>>参与测试
        从5月15日开始到7月24日,滴(dii.cn)70天使用报告:
1、  滴是聊天室。
        显然,如果不是我们这些矫情的人讨论滴所谓理论的需要,对用户而言,滴就是聊天室,与所谓的“微博客”(Micro Blog)并无太多关系,与即时通信群组如QQ群、MSN群的区别是,滴形成的聊天是围绕每个人展开的,且在每个人看来,有不同的边界。
        同时,滴聊天室还是一个没有中心的聊天室,或者以每一个参与者为中心的聊天室。
        传统有群主(或斑竹、版主)的聊天室,聊天室活跃的重任首先是斑竹的事,而其他人,总是被动的参与,话题的发起与继续,虽然看上去基本平等,但这种感觉有归属的聊天室把大多数人变成了客人,不幸的是,当你有精力做了一把主人,成了归属自己群组的斑竹,你又要为如何保持群组活跃性绞尽脑汁。要么没有参与的主体感,要么必须为了活跃而灌水,群组活动很多时候变成了为了活跃而活跃。
        滴聊天室在每个人看来,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展开的,主体感不言而喻,同时,当自己没有话题的,参与别人的话题又成了自己聊天室的话题传承者,依然没有客场的感觉,给了每一个参与者上帝的感觉抑或错觉。
2、  “无聊”有商业价值。
        尽管滴上主要是互联网、媒体的从业人士,但讨论所谓高端、专业问题的时间和篇幅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扯淡是核心内容,当然,这同时证明聊天闲扯是有需求的。
3、  信息独立价值降低。
        通过滴客户端,有收听关系的用户在“大”聊天室实时互动,在提高了群组真实存在感的同时,快速的交互导致每一次发出的消息对上下文依赖增强,独立性价值降低;过快的发送频率会让每一段信息的凝练性不够,缺乏被被进一步分发的价值;大量不具备保存价值的聊天型的信息,会让有保存价值的信息淹没。
        通常传播类的媒体信息,需要1到数天的关注期,现在,由于大量的聊天噪音,有价值的信息保留的关注期缩短到了只有几分钟甚至更短。
4、  聊天室边界不稳定。
        在1中,提到滴是围绕个人展开的聊天室,对于某个用户而言,聊天室的边界决定于两个:一是收听的人,二是对收听信息进行转发(广播式回复)时携带的用户地址(用户地址,@+用户id的形式,信息中携带该格式地址,信息能够同时发送给该用户)。
        第一种边界是相对固定的,但随着用户选择不同的对象收听,这个边界容易发生变化;第二种边界是临时性的,只要地址在发送的信息中丢失或者出现错误,信息将无法送达相关方,作为第一种边界的补充,更加不稳定。不稳定的边界导致话题传播的不确定性,既促进了话题交流,也会让话题传播出现意外。
5、  聊天非对称性。
        滴是按照收听关系来组织聊天室,对于一个具体的使用者,由于收听关系不是对等的(即你收听的人,不一定收听了你),就会出现,一个聊天话题发起后,之后每次传播覆盖的人群会不一样,那些没有被每次话题覆盖的人,会觉得很突兀。而在网页型微博客中,由于信息独立性很强,对上下文依赖很弱,则此类情况不突出。
6、  话题稳定性。
        普通的聊天群组,包括传统的BBS和即时群组,话题是按照群组的兴趣和关注点组织的,或者,由于群组具有相对的边界,发起者具有对人群的针对性,而滴,由于组成聊天的群组实际上是收听者,不具有内容组织上的凝聚点,针对什么、针对谁发起话题变得非常不确定,话题难以稳定,陷入要对谁说什么的尴尬。
        加上聊天的非对称性,当多个话题在交叉的人群中传播,显得非常的无厘头。
7、  社区还是广播。
        通过吸引听众的方式,你获得个人广播的势力范围,影响力成为你扩大领地的马前卒,你给与个人广播域的即时实在感,挑逗着粉丝们与偶像划拳的欲望,这近乎是社区与广播的完美结合。
        不过,这容不得你仔细体会,滴会成为个人社区还是广播?当你兴致勃勃地想成为发言的中心,却发现无数的听众抢了你的话柄,这里沦为一群人起哄的地方;当你想跟你的听众粉丝组亲密接触,你并不知道他(她)躲在那个角落,你的广播,还是你的社区?这是个问题。
(未完待续)

““滴”使用报告”上的一条回复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