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视频新媒体

国内的Youtube模式为什么不成功

 一年来,视频分享类网站在国内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被认为拷贝了Youtube的众多网站,还在一直赔本挣吆喝,尽管一些视频分享网站宣称拿到投资,但总体来说,投资量还是比较少,下一步怎么样,不可知数太多,这是一个还没开场就涌进无数竞争者的游戏。

   国内Youtube类网站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借分享的壳子,做传媒的事情,用胡狼的话说,2.0的皮1.0的瓤子。    

   传媒和分享是有区别的,前者完成公众传播,后者完成小众交流。我举一个例子,你家的墙壁上会挂什么样的照片,估计会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某明星的照片,一个就是自己的结婚照。如果你走到邻居家里,会发现什么,或许某明星的照片,依然挂在墙上,而通常来说,你的结婚照不大可能出现在邻居的墙上,这就是分享与传媒的区别。  

     分享与传媒具有完全不同的传播形式,传媒的内容更多是点,以内容中涉及到的事件或者人物为目标的点;而个人内容更多围绕作者和浏览者,内容价值更多体现在作者、读者、内容系列以及由这些关联起来的所谓群落、圈子中,而不是单个的内容。简单的说,分享是关于人,而不是内容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国内分享类网站在做什么?聚集了一堆个人制作的所谓草根视频,这一点与Youtube稍稍有点象,但接下来,国内这些网站的传播来主要自于网站的首页(含专题或专栏)的推荐。或者说,国内视频分享网站,主要目的是为了把用户上传的视频进行广泛传播,而不是分享。  

    从数据上看就是,分享类网站的浏览比较分散,单个内容的浏览率并不会特别高。而如果以广泛传播为目的,最终网站的浏览比较集中,一些得到推荐的内容浏览率非常高,而其它的内容几乎没人看。    

   分享类网站,其被浏览并不是因为其质量高,而是因为内容成为作者与浏览者的一个沟通桥梁,你观看一个亲戚或者朋友近期的视频,不再在于视频可以与刘德华比拼,而是因为你想通过视频知道他干什么了。现在,这类视频不分对象进行传播,走传媒的道路,应了王冉说的,“得闲到什么程度才能有时间去看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除非他/她已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公众人物)的搞笑搞怪或者激情澎湃?”  

    难不成国内所有的视频分享网站的站长们都没有理解web2.0所谓的分享吗?应该不是,关键在于创业者和投资商过于着急了。    

    分享的东西需要变成人们一项真实需求,才能逐渐变成用户的自发行为,而这需要时间,需要用户在你的服务上找到真实需求,并逐步培养出习惯,人才能留下来。  

    而现在,创业者们还没有把服务配置好就开始把精力放在找投资上,好像他们创业目的是只为投资商圆一个故事。在所谓“业绩”的驱动下,你需要快速把人“拽”在你的网站上,有限的内容强推给每一个用户是容易想到的方法,于是所有的网站,不管是社区还是分享还是博客,都变得越来越像新浪,成为所谓的门户。  

     固然,把分享当作传媒来做,短期内能够更快的聚集人气,但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网站对内容选择必然以更多的眼球为中心,猎奇、搞怪、暴露等成为座上宾,不知道这样的内容最终要分享给谁,能分享出什么?  Web Counters 我要啦免费统计

    平淡而有真实需求的分享在这样的形势下显然并不能很好生存,而所谓的草根内容只不过是编辑们玩儿的游戏,急功近利把有价值的东西抹杀,走到与门户争抢的老路上,博客被门户招安的教训看来还不够有冲击力。

“国内的Youtube模式为什么不成功”上的3条回复

Re:国内的Youtube模式为什么不成功
张钰的亲自出演救活了一大批国内的youtube,虽然是短期的,但对于网站自身的推动却很有启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