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业务模型

从地心说到互联网权力中心

【本文首发腾讯《大家》】
【我们居住的世界具有分层的结构】
16世纪以前,人们相信地心说,认为地球是世界的中心,宇宙中的一切(那时候人们主要知道恒星和行星、地球的卫星月亮)在围绕着地球转。地心说符合人们日常的观察,月亮、太阳、星星都是东升西落,日复一日地不断重复。
根据我们学过的小学科学常识,都知道地心说是“错误”的,日心说才是对的,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们,全在绕着太阳旋转,年复一年不断重复,即便今天,能够区分出地心说和日心说都会被看作具有科学素养的标志。
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后,我们还知道,日心说也是“错误”的,太阳系在绕着银河系中心转动、银河系则在绕着更大的中心转动……当然,这么复杂的知识公众未必需要了解,但有一样,人类不断发现自己处在更大的结构之中,这些更大结构的形成则是因为有更大的中心力,从地球引力到太阳引力。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转变,是人们对结构层次认知的转变。
【中心力维系组织结构】
不仅仅在物理领域,在社会学领域也一样,结构是由中心力维系的,家族结构是血缘中心力维系的,城市结构是警察中心力维系的,国家结构则是政府以及军队的中心力维系的。如果想认识到新的结构,我们需要找到支撑新结构的新的中心力。
在大约是十几年以前,我们更多的人是生活在“单位”中的,如果陌生人问起你的单位,你得从省、市、县、街道或者镇村一路说下来,行政区划下固定的单位,是国家中心的一种形式,而现在,许多人通过网络社交属性摆脱原“单位”的约束,开始了“自由自在”的生活。
网络社交在消弱传统体制的中心力,让社会变得缺乏结构了吗?看上去确实是这样,个体摆脱体制约束,表现出对体制的去中心化,成为自由人。问题是,互联网将会让我们重新回到史前个体间毫无秩序的社会状态吗?
【“正确”与体验的感觉未必一致】
再回到地心说的话题,地心说还有一个更贴切的名字:“天动说”,相应的,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进步,意味着地动说应该比天动说更加“正确”,不过,人们在生活中并不总能体会到这种正确。
当我们拿着天文望远镜准备去郊外观星时,将天动说作为“正确”结论要比地动说有效得多,天文望远镜的观测建立在“天”每24小时环绕地球转一圈的基础上,对于天文观星和拍天文图片来说,都要比地动说管用。显然,科学的“正确”与人们体验到的感觉未必一致,这是本文中多次将“正确”“错误”打上引号的原因。
社交时代表现出的“去中心化”并不是一个“正确”的结论,正如地心说更符合常识体验而不是“正确”的结论一样,社交只是让人们摆脱了传统体制而不是所有的中心,当Google、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的用户数量达到数十亿,跨国商业公司的用户集结超过了传统的民族国家的人口数量。
互联网正在成为新的权力中心,每个人需要做的心里准备就是:必须将社交看成是跨越全球的中心力,去中心化则是流于业务的一种浅表感觉。去中心化无法理解为什么微博出现后,所有网站的入口流量变得更加集中了,去中心化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微信出现后,独立的企业网站也开始向公众平台集中。
【社交强化网络权力中心】
社交不是互联网的去中心化,相反,社交网络让更多的互联网服务能够以开放的形式接入,社交正在构建的是一个比过去传统国家更大的全球性结构。
人们感觉到的“去中心化”是什么?去中心化是社交的自由度或者说独立性。互联网的力量将伴随互联网电或者光传播的速度抵达地球上每一个节点,并以数字化形式保证每一个信息抵达的精确性,独立性表现出的不是各自为政而是穿透性。
互联网的中心力,比传统实体公司或者国家机器更具有穿透性,并成为能够瞬间跨越全球的力量,互联网中心里成为维系全球结构的动力。
另一个互联网现象“碎片化”也跟“去中心化”一样,表现出的“正确”与感觉到的相反,在社交的人际关系连接下,大量重复的碎片化信息在共同兴趣的人群中,促进意见的快速统一,如果没有社交的快速人际传播,只有整篇文章才会有阅读的价值。
地心说、日心说的进展,呼应了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方向性:冷兵器构建了城邦中心文明,热兵器构建了国家中心文明,互联网将构建一个全球中心的文明,我们不是走向无秩序的去中心而是走向更加中心明确的大型结构,直到合成一体。
我们要习惯互联网正在成为权力的中心,习惯一个以全球为中心结构的新文明。
……………….
本文系腾讯《大家》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阅读精选文章。腾讯大家
(责任编辑:余江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