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社区与传播

社交的终结

        今天互联网从业者津津乐道的社交网络服务(SNS,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或者直接叫做社交网络,在web2.0浪潮刚兴起时,更多被翻译为社会网络服务或者社会化网络服务,社交网络初期的发展并不快,尤其在国内,一直内涵不足,直到facebook、twitter开始流行,而且中间貌似还沉寂过一阵子,到近几年,社交网络终于熬成了web2.0时代的大明星。
        毫无疑问,web2.0以来,社交化确实是互联网发展的最重要动力。
        社交化刚刚兴起的时候,设计者希望网络服务能够借助到人们真实社会关系的力量,不过,苦于那时网络业务单薄,互联网还只能玩儿纯粹的信息,而与实体相关的服务,跟网络还是两回事儿,用那时候流行的说法,鼠标和水泥分属不同的世界。
        可以想见,社会关系中发生的各种事儿,社交网站还不具备实现的大环境,04年前后用过社交网络服务的网民知道,除了把通讯录传到网站上,“重新”换个地方认识一批老朋友,真的做不了别的什么。当然,那时候社交网络真正的吸引力或许是画了一个很大的饼,叫做“六度理论”,说是根据六度理论,你能够通过熟悉的朋友联系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比如新科美国总统奥巴马,这事儿听起来确实让人兴奋,尽管你连联系邻居的兴趣都没有。
        几年后,社交网络空壳化的情况被twitter和facebook改变,facebook成为交友的平台,twitter则成了消息交换中心,web2.0提倡的开放策略,很快facebook和twitter不只是一项互联网服务,而是整个互联网服务的连接者。
        回想2000年左右,微软开始雄心勃勃.net计划时,微软希望借助统一的技术平台,扫平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将各种各样的信息设备连到一起,遗憾的是,微软看到了结局却没有看清过程,几年以后,信息孤岛的冰山开始消融,不是因为一家商业公司的强大实力,而是整个互联网实现了开放,而这一过程,与1980、90年代微软在PC上借助开放软硬件架构体系的崛起,如出一辙。
        社交是开放的,随着网络服务的普及,它将互联网在物理技术信号层面的联系推进到了服务层面,由于社交涉及到几乎所有人,许多事情又都打上了人际的标签,社交化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无论创业公司还是大公司都趋之若鹜。
        现在,社交甚至成为许多人眼里互联网或者移动服务的代名词,似乎社交是互联网的一个新时代。
        社交网络还有多少动力?
        如果我们意识到facebook已经快是一个用户数达10亿级别的互联网公司,创业公司新做一个社交概念巨型网站的时空间隙已非常有限。将人的社交行为进行网络化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许多线下服务正在通过facebook(国内是微博)实现网络的社会化延展,只是,那些已经具有成长起来的社交网站会容许新的百亿甚至千亿美元级别的新宠在眼皮底下出现吗?看看zynga和facebook的故事我们就清醒了。
        最大的问题还不是这些,线下社交的网络化带来巨大效率的同时,也在颠覆传统服务的地理区域边界,全球化好无阻力的商业竞争正在带来灾难,诺基亚从商业巅峰垂直下落的过程让人乍舌,用户方面,个人空间、隐私不断被效率蚕食,人们在社交化浪潮中感受到的不再是效率和惊喜,而是毫无安全的恐惧感。
        是时候了,如果社交网络过度发掘了web2.0的关系价值,是时候跟社交网站说再见了。(文/醒客

“社交的终结”上的1条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