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产业互联网

元宇宙热潮背后:现实的元问题

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一个自己的“元宇宙”——Metaverse,译为“虚拟世界”貌似更容易理解,不只是角度和理解的不同,在浮躁的环境中,谁主导了元宇宙的解释,谁就把控更多的营销机会。

这篇文章来探讨元宇宙火爆背后的一些前提问题,或者称为元问题。如果你时间有限,只想快速了解一些元宇宙的相关情况,只看下面的总结就可以了:

  • 人们对元宇宙理解差异巨大,至少有两大派系:以虚拟现实沉浸体验为中心的生产力派,以区块链通证为中心的生产关系派,他们都在努力寻找各自领域不同应用场景之间的连接办法,但他们都觉得对方不重要。
  • 生产力派经常提到的名词有: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游戏(Roblox)、替身(Avatar)、沉浸体验、第二人生(游戏社区Second Life)等名词,常用电影头号玩家、失控玩家来类比,让人更多联想到科幻式的生活,但每一种技术实现、情景设想、幻想类比都是空中楼阁,缺乏连续性、一致性。
  • 魔镜(虚拟现实头盔、立体眼镜)构建的“现实“可以分三类:虚拟现实(VR),只需利用眼镜就看到的;增强现实(AR),利用眼镜把附加信息叠加到现场中;分身(Avatar),通过眼镜+远程设备连接另外一个地理位置或者数字空间,类似《阿凡达》中主角连接到阿凡达,离实用还有很远的距离。
  • 生产关系派经常提到的名词有:区块链、比特币、以太坊、通证(Token,或叫代币)、智能合约、算力挖矿、分布式金融(DeFi)、唯一通证(NFT,或者叫非同质通证、非同质代币),让人更多联想到社会的财富革命。
  • 通证(Token)想解决现实中的通货膨胀、假货泛滥、商业欺诈等问题,但到目前为止的十多年,通证制造了更多的泡沫、更多的假货和更多的欺诈。从Token、DeFi到NFT,每一步都努力求实,但每一都放大了泡沫,不过,应该肯定,通证方向的各种探索正在推动社会关系变革。
  • 还有些看起来跟元宇宙没关系的技术、业务却比热炒的那些更实在地改变了现实世界。如:闪付(NFC),银行、地铁、门禁的刷卡快捷通行;全球定位(GPS),导航、外卖、社区购物改变着生活方式;声控光控,走廊里的声控灯,挥手自动开关的窗帘、空调;远程作业,利用5G等通信、智能技术,隔着城市远程做手术;人工器官,人工心脏、手臂、手指修复损坏的人体…

互联网进入社交之后,网络通信、智能终端已经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一方面丰富了生产力工具,一方面改变着现有的社会关系,关注到这些变化比叫不叫元宇宙更重要,如果你对背后的业务技术感兴趣,欢迎继续交流【总计16,000字,总计得3小时阅读,建议在电脑上分段阅读】。

0,元宇宙缘起

元宇宙是什么?今年以来,元宇宙已经成为许多人闲暇聊天的话题,有人说是忽悠,也有人说是互联网的终极模式,众生鼎沸争论不休的更多原因,是对这个概念驴唇不对马嘴的理解,每个人都聊元宇宙,却是不同理解的元宇宙。

科技行业每年甚至几个月都会产生热词,其中一些描述了新技术和应用,一些则是包装出来的商业概念,前者需要随着技术和业务成熟才逐渐被大众知晓,那些夭折或者没有广泛应用的技术,则进入不了大众视野;后者常由创业者或转型中的大公司提出,名词通常很有吸引力,预示着某种大前景,含义却不明确,被资本、媒体放大之后,快速被公众知晓。

 “元宇宙”属于后者,容易被专业人士诟病,常被批评“炒作”,但扎克伯格“钦定”Facebook为Meta之后,元宇宙的命运将有所不同,巨头的背书,元宇宙成了一个筐,许多即将推出和已经推出的业务,甚至多年前的科技旧闻、文化争议都被装入元宇宙中,以期获得资本、行业和公众的关注。

元宇宙热大概源于两方面人员的推动:一派姑且称之为生产力派,以游戏、虚拟现实为中心,另一派姑且称之为生产关系派,以区块链、金融变革为中心。本文将探讨两大流派的起点问题、前提问题,或者说元问题。

一,关于现实:经历与虚拟

生产力派看来,元宇宙是数字时代的“世外桃源”,世外桃源为陶渊明提供了梦想中的生活环境,摆脱庸俗现实进入理想现实,不过,陶渊明住进世外桃源,就像年轻人离开家乡飘到大城市,换了个环境好点的居住地,而数字时代的世外桃源——元宇宙则更像玩儿票,来去自由,想去的时候戴上眼镜,想回来就摘下眼镜,甚至,人们可以在多个元宇宙间随意穿梭。

元宇宙如何超越现实呢,让我们从人的经历和故事开始说起。

1,从经历到故事

什么是现实呢?通常我们觉得,现实是客观的,不以人的喜好为转移,它就在那里,等着人去看、去听、去体验。所谓体验,通过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让人(大脑)获得对外界的认知与感受。

举个例子:下班回家,经过一条古老的街道,步行路过可以体验到现实,骑马过去也可以体验到现实,开车还可以体验到现实,尽管走路、骑马、开车都是亲身经历,但这三种不同经历方式得到的体验是有差别的。

“开车的人”相比“骑马的人”有更好的体验,“骑马的人”相比“走路的人”有更好的体验。在相同的环境下,采用不同的工具会经历到不同的体验,更好的体验意味着用了更好的工具。

怎样看待体验与现实的关系?人不会把体验直接当成现实,但是,所有关于现实的理解都来自体验,既然不同的工具会带来不同的体验,那么,体验会不会影响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呢?现实会不会因体验改变而发生变化呢?这些问题姑且放放,后续慢慢体会。

说完经历,再来说说故事,我们会把自己的经历作为故事讲给别人听,也会把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还可以编出故事来讲给别人听。

80年代,物质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时候,当时流行一种简单的娱乐:听评书。岳飞传、隋唐演义、三侠五义… 每天中午12点,只需要说书人的一张嘴,收音机前入神的听众们,仿佛看到古战场的狼烟四起、听到军歌嘹亮。一般认为,听故事与亲身经历并不一样,但显然,听讲故事产生了亲身经历相似的体验

2,现实与虚拟

现在,我们知道了两种产生体验的办法:亲身经历、听讲故事,经历获得的被称为现实故事获得的,是大家熟悉的另一个词:虚拟,也即不是真实的。

声音可以讲故事,讲故事不只一张嘴,还可以借助工具。书本上的白纸黑字、洋洋万言的网络文学,看小说是文字讲故事的例子;图片也可以讲故事,街头快拍、森林留影,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电脑上看网剧,电影院里看电影,则是用视频来讲故事。

和听评书一样,看小说入神了,千军万马、喜笑颜开也会跃然眼前,作为对比,文字与视频讲故事能力的区别很大,为什么差别巨大的文字、图片、视频能产生相同的体验呢?看似简陋的文字,为什么也产生了丰富的体验呢

从认知心理学可知,大脑通过眼睛、耳朵等器官获得感觉,但大脑并不把感觉直接变成体验,而是会补充很多信息,比如,看到文字“太阳”,人会脑补出太阳的画面、晒在身上暖洋洋的感觉,抛开复杂的心理学分析,简单来说就是:大脑根据看到、听到的信息,自动补充亲身经历可能产生的相关感觉,体验丰富了。

原来,亲身经历的体验和听故事时脑补的体验,大脑的感受方式是相同的,区别只在:不同方式,比如“太阳”两个字与一张“太阳的高清照片”相比,大脑需要补充信息的不一样,照片越清晰,脑补信息越容易一些,因此,视频要比声音、图片、文字更生动。

尽管,我们把现实与虚拟看成两样东西,但随着技术进步,现实与虚拟越来越难以分辨:如今的电脑屏幕,清晰度已经超过了人的视网膜,看屏幕上的花花草草甚至超过了看真实花草的清晰度;耳机的发声频率也超过了人类的听觉范围,耳机的声音和自然界马嘶人叫、锣鼓喧天,耳朵也已然不可区分。

3,虚拟实景

人类发明喇叭来模拟自然界鸡、狗、鱼、虫的声音,发明屏幕来模拟山、水、湖、海等现实世界的图像和色彩,讲述越来越逼真的故事,还能设计出现实中不存在的场景,这是虚拟更深一层含义:创意让虚拟比真实世界更丰富多彩。人们可以用工具来体验现实,也可以用工具来体验虚拟,技术的最新成果是虚拟现实(VR)。

人们通过眼镜或者头盔(常称为魔镜),看到立体(3D)的视觉效果,通过耳机听到立体声,通过手、脚等部位的传感器,还能与立体音像互动,就像在真实街道上行走时体验到的那样,不同的是,虚拟现实不需要真实的街道,通过屏幕就能看到,带上头盔就到了另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也是虚拟现实(VR)名词的由来

虚拟现实(VR)也译为虚拟实景,虚拟现实可简称为虚景。与虚景相对,实景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现实中的场景。从文字到交互的虚景,可以划分成如下几个步骤:①文字,开启了故事叙事;②图片,静态记录图画;③视频:动态记录图画;④录音:声音记录。

接下来,⑥立体感,图画左右眼看到的稍微差异,能看到立体感的图片,即有景深;⑦左右耳听到的稍微差异,能听到立体声音,即声音方位;⑧体感交互,左右眼的图画能够与头部转动、身体运动配合变化,适应人运动时的交互;⑨压力手套、风力传感器、气味传感器,真实触觉、嗅觉、味觉… ⑥以后的情形可以归为虚景,越来越接近真实世界的感觉。

虚景可以区分多种形态,除了用眼镜来看虚拟的现实,也可以做增强现实(AR):把眼镜的虚景叠加到眼前的实景上,看到一家酒店,眼镜会提示酒店建于哪一年、住一晚多少钱,在街上逛着,眼镜可以把过去几十年的兴衰一起展现在眼前。

随着技术进步,工具越来越好,实景与虚景交织在一起,形成从未有过的体验:既可以戴上头盔观看虚景,也可以同时穿上智能化的机械臂爬上高楼体验实景,或者,只让机械臂带着眼镜爬上去,自己在远处一边看一边控制,就像传说中有了分身之术,即替身(Avatar,或叫化身)

用魔镜可以看到虚景,有了替身,人可以换一种身份投身到现实中来,既可以用替身去征服更大的现实世界,还可以为替身打造全新的虚拟世界,或者,两者结合起来:重构现实,不夸张地说:虚景是技术不断创造出的新现实

4,看向元宇宙

走路与开车体验到不一样的现实,走路的人与开车的人能同行吗?也不能,开车比走路快太多了,同不到一起去,现实被技术撕裂,不同工具构建的现实被分割在不同的蜂巢中

实景中,开车的人需要步行上楼回家,坐飞机的人需要与地铁或者出租车接驳;虚景中也一样,魔镜里的不同游戏、社区需要统一身份… 被不同蜂巢分割的实景和虚景,希望能够联系起来。

当电视进入家庭的时候,电视与人虽然都在一间房,却分属两个世界:没有人在电视上看到一件衣服,会想着翻个面看看,也不会想着下单买回来,电视上的衣服不属于现实的世界,只能看到,不能动也拿不出来,直到电脑出现。

电脑里看到的衣服,可以放大、缩小,如果是3D格式的,还可以翻个面看看。电脑里的“虚拟”衣服与衣柜里的“现实”衣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它们都可以翻面,虚拟衣服可以放大、缩小,而现实衣服则可以拿近点、远点。如果说电视上的衣服是另一个世界的,电脑上的衣服则连接到了现实世界

元宇宙要干什么?每一个虚景或实景都是孤立的,元宇宙要把技术分割的蜂巢连接起来。当然,也可以把蜂巢连到在一起叫做元宇宙,具体看需要指代的对象是哪个。

不同蜂巢(元宇宙)之间的联系来自哪里呢?就是背后操作的“你”,技术上可以采用唯一通证(NFT)来实现,这样,就好像在社交网络登录账号一样,元宇宙识别出你的信息,在不同的蜂巢场景中做好匹配,当然,出于隐私的考虑,信息获取需要你的授权。

通过唯一通证登录到元宇宙中,借助替身(Avatar)可以实现相应蜂巢场景中更加完善的自我和环境管理,场景可以是虚景、实景、增强现实或其他混合状态。

有一天,你走在街上,朋友登录你的头盔魔镜,可以随你一同逛街;你可以随时登录替身,出现在任何一个朋友的居室里;或者一起漫步火星、踏上星际旅行;要想宅的话,那就进入到魔镜虚构的故事里吧,像《盗梦空间》中的柯布和梅尔,迷恋在自己的城堡里…

5,现实连接

有人说,虚景是技术的进步,却是人自身的退化,就像当年人们迷恋抽大烟,是一种堕落,这么说也不无道理。尤其是人类的幼崽,每个年代的家长都对念中学的孩子心有余悸,总有些不健康的东西侵入他们。

看向过去50年,小说、影视、网聊、游戏都曾让人沉迷,80年代的中学生,跟家长藏各种武侠小说;90年代,学生们迷恋录像厅夜不归宿;00年代,网吧网聊的学生;10年代,孩子们抱着各种pad游戏整天不放… 人们追求快乐,却又不得不防止沉迷其中。

不同时期流行的这些娱乐形态,反应了当时的“虚拟”水平,也看到了大量学生沉迷其中耽误学业,对大人的影响同样不可忽略,玩物丧志嘛。现在,轮到担心元宇宙。虚景会让人类“内卷”崩溃吗?

不要忽略另一个“现实”:小说带给人们比现实更曲折的故事情节,照片展现了比现实更清晰的画面细节,3D影院的身临其境,所有这些技术都带给了人们超越“现实”的“真实”体验,然而,人们也能够清楚地区分:小说、照片、影视并不是眼前的现实,是媒介的现实。人对媒介有专门的理解,以前只有院子里的花,现在有了小说花、照片花、视频花、3D电影花,还会有虚景花,我们有更多形态的花,有比院子里更鲜艳、更逼真的花,但并不会与院子里的花混为一谈。

随着技术发展,人在感觉上越来越难分辨虚拟和现实,但大脑的认知上却能清晰区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比我们预计的要复杂,也给我们指明了一些方向:人与世界的直接联系是感觉器官,但大脑能加工来自多器官的感觉,并构建出现实。大脑能从被技术“骗过”的感觉中,辨认出“真正”的现实

大脑能透过虚幻感觉看到现实,反过来,技术不应该只在欺骗感官上炫技。就像玻璃不应该只停留在五颜六色的反光上,看着丰富多彩,实际却眼花缭乱,玻璃应该做成镜子,完整地照出身后的世界。技术不应该只带我们去到太虚幻境,更应该能让我们体验到现实的安静、舒适、美好。

技术可以构建虚景,更应该创造实景,多年前,微信有一句口号:“连接一切”,现在,我把它送给元宇宙。Meta(Facebook的前身)推出的气囊手套,可以让你与虚拟偶像互动,我更愿意的场景是:隔空跟你握手,就像在视频电话中可以看到你一样,让“见到你”成为现实。

现实与虚拟不可分吗?这不是哲学问题,虽然现实与虚拟越来越不好分辨,但我们却有能力分辨不同技术媒介下的现实

二, 关于商业:货币与通证

生产关系派看来,元宇宙是公平的新起点,当物价飞涨,买啥啥贵、卖啥啥便宜的时候,人们应该从哪里找回公平?生产关系派的元宇宙要从通货膨胀说起,当然,之前还不叫元宇宙,是以区块链为中心的,从比特币、以太坊…一路走来。

如何摆脱货币超发导致的通货膨胀?如何改变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经济疲软?

1,通胀来袭

时间回到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快速引发全球经济危机,各国央行为应对危机开闸放水,货币大量超发,紧接着各地物价大幅上涨,银行利息跑不过通胀,问题来了,有没有办法避免财富被稀释?

2009年1月3日,比特币诞生,“币圈”兴起,币圈破局财富稀释的办法是拿法币开刀,通货膨胀嘛,就是货币(法币)太多了,要控制通胀,控制货币总量就好了啊。这个孩子气的逻辑,成了后续十年币圈反复为之热血沸腾的支点。

改革法币当然可以考虑,但通货膨胀问题很复杂,不能只看货币量,更不是简单地固定发行量就可以解决,首先,商品总量、货币总量、货币流通次数需要成一定的比例商业流通才够顺滑,还有其他要素:宏观调控、国际平衡等等… 结果,想解决通货膨胀、假货泛滥、商业欺诈等问题的比特币通证,十多年来,制造了更多的泡沫、假货和欺诈

比特币十年,伴随着多得数不清让人忍俊不禁、近乎笑话的自相矛盾:一个用来记账的加密货币系统,消耗着全球银行业近半的电力,而记账量占比却可以忽略不计;陌生人之间需要效率的信任共识,却是通过算力无限增加的博傻机制实现的;号称去中心化的比特币,只能遵循统一且无法修改的中心规则;匿名机制下,所有的交易记录都是公开的… 比特币所有技术努力,几乎都在自我较劲。

所有这一切,都可以归结到孩子气上,把复杂的社会团体当成了简单的物理系统尽管币圈的尝试充满了笑柄,但看到的问题是真实的,应该肯定,区块链通证的各种探索推动了社会关系变革。

虽然理论上有通胀和通缩两种情况,但人类金融历史的大势却是一部单边的通胀史,只分恶性通胀和温和通胀,20世纪以来,通胀总体以指数在发展,背后并没有太多阴谋,因为经济增长也是指数的。

如果市场供需稳定,只要找到通胀和通缩的平衡点就可以了,事实上,随着网络信息化的发展,通胀和通缩变得越来越极端,而且,很多时候通胀和通缩是同时发生的:滞涨!恶性通胀当然会影响商业流通、影响经济结构,可是,通胀、通缩或许只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2,零商业

大家知道,生鲜商品有期限,放久了就会坏,家里买了肉蛋,一个月不吃,就成了不能吃的肉蛋了。挣到的钱呢?放久了的钱是钱吗?放在兜里的硬币或许还在,但买起东西来却今非昔比。

买一把菜刀,包好放着,十年之后,它还是那把菜刀,用起来还会锋利;买一部手机,包好放着,十年之后,它是过时电子产品,东西还是新的,却没法用了。十年时间,手机的软硬件升级太多,之前的手机没法安装现在的软件。用了一年的手机,不只是屏幕外壳磨损、电子元件老化的损耗,更大的损耗来自使用环境更新换代带来的贬值。商品将是0保质期的,错过不候

接下来是0库存问题,产品越来个性化,生日蛋糕上写着你的名字和生肖,店家没法提前备货,越来越多的产品以服务的形式存在,没来顾客之前,服务内容更是无法提前确定。

0保质期意味着产品的即时性,不是让不让中间商赚差价的问题,支撑流通的中间角色(商业)正在失去存在的意义。0库存意味着销售前置,不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是先交钱再生产,消费者正在取代生产者的主导地位

信息时代的产品还面临0边际成本问题,看视频,每多一个用户观看,视频网站为此增加多少成本?服务器是现成的,网络也是现成的,多上来一个用户的边际成本基本为0,这是数字产品的特征。数字时代的实体产品呢?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虽然不是直接为零,但也在快速下降。当然,边际成本为0不是成本为0,服务器、带宽、研发设计、员工工资等等,都需要投入。

0边际成本意味着产品定价失去了基础,原则上卖家可以随意定价,卖1块与卖100块是同一东西,或者同样100块在同一个商家买回东西的数量差异很大,正如我们在各类五花八门电商平台看到的那样,现在,我们不确定100块钱到底能买回多少东西,哪怕是最常买的日用品!

加密货币为什么拯救不了货币?算力挖矿除了导致博傻为何无济于事?加密货币本身即使没错,依附的商业逻辑也都变了。许多人担心自己收入,其实更应该担心的是支出,商品价格的波动远远大于工资,供应链成本的波动也大于生产收益,财富不再是过去劳动的积累。0保质期、0边际成本、0库存也意味着0利润,零商业来了

3,财富泡沫

每个人都想创造更多的价值,价值能干什么呢?每个人想拥有更多的财富,财富有什么用呢?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看两个假设的故事:

假设1:明天午餐,餐厅门口有公告:所有前来就餐的尊贵客人,为感谢你们过去的厚爱,本餐厅老板大宴宾客,即刻开始,所有食品大家可以随便吃、随便拿走,后厨备货充足,大家无需担忧,一切费用老板埋单,仅限今日,莫失良机。

顾客们将会怎样反应?这不是脑筋急转弯,是常识题。大概率就餐人员会尽最大可能吃饱喝足,然后,能带走的尽可能带走。

假设2:明天,人们梦寐以求的幸福时刻来临,即刻开始,全市所有餐厅都将无限期免费向所有人开放,随便吃、随便拿走,每个餐厅后厨都备货充足,大家无需担忧。

顾客们又将如何反应?还会带走食物吗?想要更多,担心的是用时没有。在意识到用时不缺时,人也就没那么想要,到哪儿都免费吃喝,还外带个什么劲呢?

现实的社会还做不到用什么就能有什么,怎样对抗稀缺呢?攒钱吧,需要的时候用钱去换。既然稀缺很难评估,多少财富够用也难以评估,那就多多益善吧,人们对钱和财富的迷恋就在此。财富是价值的积累,多挣钱成了人们的下意识。

今天的社会基本面发生了变化:个人财富有了巨大的增长,必须品占比却大幅下降,买或不买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买家可以弹性购买

当弹性购买遇到随意定价,财富的购买力不再稳定,人们在财富的渴望上便更加突出:手握更多的钱却更加不敢买、不想买,有钱不买——随时可能买价格更容易产生波动,价格波动带来更多的担忧,购买力就更加不稳定… 如此循环,财富越来越泡沫化

一方面,购买力不稳定,“手中有钱心里不慌”的安全感在下降;另一方面,现在物质总体是丰盈的,并不需要过度存储来防止缺货,实物是这样,与实物对标的货币也应该这样。财富泡沫化,“存钱,需要时用钱换东西”的传统财富理念让人越来越没有安全感,金融也很难平稳运转。

4,使用优于拥有

人们需要反思,零商业时代,价值是什么,怎样实现财富安全?

传统意义上,财富以所有权的形式存在,实物资产通常也以所有权的形式存在,通俗地说,就是“先拥有再使用”,最近十多年的互联网发展表明,“先拥有再使用”对越来越多的产品是低效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等业务“以租用代购买”在尝试改变:使用权优先于所有权,甚至,所有权并不必要。

这里不去探讨共享中维护成本高昂的弊端问题,而是展现社会协作的新形态。

欲望源于稀缺的恐惧。人们会觉得,物质不是无限的,永远达不到“想用都有”,话没错,但含义未必准确,“用的时候有”为的是“用的时候可以用”,在“先拥有再使用”的框架里,“拥有”是必须的,而在“使用权优于所有权”时,“用”突破了“拥有”的限制,自己的还是别人的没关系,可以用就好,自己有没有不再重要。

我们用财富做什么呢?财富是使用物品的权力。“使用优先于所有”被称为“共享”,传统出租可以看作是所有权的临时转移,租户出租期独占物品,拥有几乎全部的权利,共享的关键在“用”上,不再需要独占(拥有),共享也是共用,是与他人一起使用、一起协作。

比如:租房办公,租用期间与买的房使用上几乎没有区别;共享办公,则是与其他人、其他公司一起办公,共享办公资源,会议室、办公位可以随时增加或者减少,甚至人事、财务、法律等后勤工作也可以由共享实现。对于开小公司来说,共享办公的门槛降低,效率大大提升。

在共享中,如果还需要财富的话,财富不是为了把资源买回来放在家里,而是你需要时,有权使用。这种灵活的使用权,用货币来实现合适吗?有两个问题:一是,权力是怎么来的,二是,在用时怎样识别出使用者并赋予权力。就像过去人们买门票,但门票不够精细,数据时代应该有更好的办法。

比特币或者区块链圈内,寄希望于通证(Token)取代传统货币,Token常被翻译为代币或通证,代币好理解,货币的替代,通证则不好理解,技术领域也将Token翻译成“令牌”,令牌比通证好懂一点,古装小说中,令牌晃一下就可以通过关口,令牌与跟代币不同:令牌出示一下即可,代币越用越少有数量的损耗。

通证两种不同的方式:作为身份识别的钥匙,作为交换的筹码

通证的两种方式都可获得物品使用的权力,如果把通证用作筹码,前面已经分析,商业本身的变化,法币的问题无法在加密货币得到解决,通证筹码的作用与货币不会有太大差异,所以,使用优于拥有的共享框架中,钥匙是通证的更好选择。就像在商业社会物品是用钱换的,在熟人社会的亲戚和族人那里刷脸也可以,未来在信用社会刷通证也行。

5,身份连接

身份识别不仅区别你有没有权使用,而且能够知道具体有哪些权利,数字身份识别比钥匙更方便,说到身份识别,元宇宙圈容易想到唯一通证(NFT),唯一通证让你在元宇宙畅游时,你是你,你的狗是你的狗,别人无法仿冒,从而保障你在元宇宙的权益可以统一,每一个元宇宙蜂巢能够连续服务于你。

唯一通证是打开元宇宙的钥匙,不过,当前的NFT实践显然有些走偏,人们乐于买卖钥匙,而买卖的目的,不是为了打开房门而是炒高钥匙的价格,于是NFT很快炒高到一个离谱的价格,一副头像图片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人民币,这时候,有人悄然揣着现钞离场,有人捂盘等待下一个千万买家,就是没人用钥匙开门。

别想着用通证取代货币,机制与逻辑定位都不同,也别当作暴富的密码,通证更适合用作产品或服务的权益管理,解决当前的富足经济困境:产品虽然是过剩的,但个性化服务依然稀缺。你有100个相同的包子,却可以有100个不同的吃法

在过剩的社会,商品流通的动力不足,交换为特征传统商业难以解决供需问题,身份连接转换了一个角度:某个商品从一个人转移到另外一个人,也不过是使用商品的权益在转移,那么直接涉及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权益关系,而模糊商品的具体属性,甚至抛开具体的商品又如何?

在物品稀缺的情况下,在人与人之间通过权益的方式许可,会导致对物品的浪费性消费;在物品丰盈的情况下,存货等浪费性的消费动机减弱,身份连接的权益实现合作,合作关系更稳定。

财富是什么?如果过去财富是劳动价值的积累,那么现在财富是撬动关系的期许。财富是人际关系的杠杆。身份连接则是实现杠杆的办法。

现实把物理的实景和虚景连接到一起,身份则把社会关系连接到一起。

三,关于合作:决策与信任

在目标不明、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人际合作?

人们应该尽可能将确定性、重复性的任务交给计算机完成,让人从繁杂种解放出来,但是人具有自由意志,自由决策是人的权利,不能以效率之名越俎代庖。

1,求同存异

合作为了什么?传统的合作可以简单来概括:集中力量办大事,关键点在:形成合力,减少分歧。传统的合作就是求同,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合作的核心是把资源集中放在组织的目标上,目标之外的消耗是浪费资源,要尽可能减少。

在工业时代成熟的业务模式中,所有力量集中在求同上基本没问题,成熟业务不仅目标明确,每个目标下的任务计划也是明确的,集中资源实现既定计划是效率最大化的方法。不过,现实中没有百分百的成熟业务,再经典的业务模型,都有优化改进的空间,如果需要创新,一味排斥分歧、不“存异”就会出问题。

随着创新在工作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人们开始容忍分歧,管理上叫鼓励创新,提升个人的能动性。比如,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把求同放在目标上,而任务的执行,根据个人情况则有灵活性,自上而下容忍分歧,便于团队灵活应对变化环境,并及时采用新技术,不过,灵活的范围不能偏离既定的目标。

今天的信息时代,创新已经是工作的根本,不只是任务计划需要灵活执行,目标也无法提前精确确定,需要随着任务进展而改变,不再只是容忍存异,而是要鼓励团队成员发挥想象力,推陈出新。比如,开展搜索、社交、视频等网络新业务,业务形态是边摸索边改善的,如果成员没有推动目标改变的意愿和权力,创新就无法实现。

“求同”中需要把“存异”作为工作重点的时代来了,是放任每个人随便干吗?当然不是。求同和存异直接放一起是对矛盾,作为合作方式,求同与存异要有适当的区隔。“求同”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第一种求同,两个人只有一个目标,各自把力量都集中到共同的目标上,比如,两个人共推一辆车。此时,如果力量用到目标之外,那是浪费;如果没能力把力量用到目标上,那是损失;如果故意偏离目标,那是欺骗。合作就像用零件装配出一个座钟,为了组成一个固定的整体,不妨称为整体求同。

第二种求同,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不过,各自还有其他目标,因此,两个人只能把部分精力放在共同的目标上,不妨称为部分求同。

有人会觉得,部分求同看上去有点奇怪,难道一起工作的人,还要有不同的目标吗?是的。一起工作的同事,不仅有工作的目标,还有家庭的目标,对于大多数人,家庭比工作重要。以前忽略了,只因两类目标可以独立处理,井水不犯河水。

现在不一样了,工作风险大幅攀升,很多家庭有购房、购车的贷款,工作变动很容易引发财务风险,影响到家庭目标;长距离通勤,家人居住分离,送娃上学迁移到学区房… 所有这些琐事,也都会影响到工作目标。

不只是工作和家庭之前的目标互相影响,工作里的多个目标也互相影响,公司越来越扁平化,员工接受的不同目标任务之间信息并不同步,高层领导也不能每个目标都出面协调,企业外部性增强,越来越多的目标任务是跨企业协作的,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每个成员能够自行做好目标间的协调工作——存异管理。

2,决策与执行

网络智能化环境下如何开展合作?先看两个目标相关的概念:决策与执行。

决策是指要什么,即目标的选择,不同人有不同的需要,就会选择不同的目标。一个人选择什么目标虽说也可以做出一些预测,考虑到每个人都是自主的个体,目标的自由选择是一个人的权利,不能以品质或效率要求统一

目标的决策,是个人的喜好和需要决定的,是分散的,不可强制统一,你生活在水里用船,我生活在陆地用车,谁也别试图说服谁。就像你可以根据我之前的口味偏好,猜测我中午想吃什么,但点菜时吃什么我完全可以在菜谱上随意选择,这是我的权力,你不能以我之前习惯或者营养好坏来强迫纠正。

执行是指怎么做,即目标的实现,执行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方法,有效率高低和好坏之分,差异可能由下面的原因造成:信息不对等,不知道还有其他方法;习惯、能力不同,习惯了过去的方法,新方法还没有掌握;缺乏工具或资源,方法虽然好,但没有资源支持。不同的执行方案常有好坏的区分,执行可以评估最优方案好的方案能更高效率和更好品质地实现目标。

简单来说:决策发散,自由是人的权利,执行聚焦,偏离常受限于资源

目标的决策可能变更,前提是自愿,不能以公共利益等理由,采用团体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某个成员的目标。还有一类目标决策分歧是根本性的,双方本来处在博弈状态,有利益冲突。比如,卖家和买家,你想贵点卖、我想便宜买;老板与员工,你想多干活儿、我想偷点懒;敌对的双方,你想占有我的、我想占有你的…

人员、资源等变化都会导致执行方案变更,也因此,通过给项目增加信息、训练能力、提供工具与资源等,可以优化任务执行效率与品质,执行的分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

上述分析可知,在合作中,目标决策与执行的变更理由不同:决策依据权益、执行依据资源,变更带来的后果也不同:执行上,变更会造成部分工作浪费,提升了成本;还会改变既定的习惯,提高了心里门槛。如果不能增加收益,执行人的动力不足。决策上,变更会影响关联目标,会改变合作者的利益分配,那些利益受损的人,会反对变更。

具体实施中,人们还容易混淆决策变更与执行变更的差别,尤其在数字信息时代,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非常密切,决策与执行交混在一起,边界更容易混淆。为了减少混乱,通常采用先变更目标,再以目标为基础推动执行方案变更

如果不经目标变更而直接变更执行,变更带给参与者的收益与损失是潜在的,对不同参与者的利益影响通常不一样,多人参与的时候,有一个人不积极,就可能影响整体合作,而且,执行发生变更之后,目标的契约履行条件已经发生变化,造成损害时权益很难保证。

3,代码即法律?

如何保证合作的有序执行,如何处理变更,如何促进诚信?

区块链圈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代码即法律。随着数字化的深入,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交互都通过网络程序完成,如果代码能作为法律,那倒是真能做到全天候的看护了。

对标法律,代码监督执行基本没问题,机器控制不必说,越来越多的工厂实现自动化甚至无人值守,代码直接控制着各种流水线的运转。辅助人的工作流程也问题不大,生活、工作中大多数事务有清晰明确的流程,人也愿意按照被证明过的步骤执行,有了软件辅助,可以减少干扰,会让人更轻松。大城市用地图导航,不是不知路线,是地图的转弯、超速提示会让人更省心省力。

要注意的是,代码监督的执行信息涉及到隐私,需要得到保护

代码即法律的障碍来自决策,出于对人意志的尊重,应该给到人充分的自由度,此时,代码帮助人做一些辅助分析也是可以的,但不应该取代人的决策。

用“帮助人”而没用“控制人”,人与机器不同,机器只需要按要求完成任务即可,而人涉及到体验与意义,哪怕实际做的什么都没变,只改用“控制”这个词都会让人感觉受到侵犯,如果有强制感就更糟糕了,人的体验与意义常常需要主动与意志,这些是反管制的,与代码约束相左

实践中,代码即法律的具体应用是智能合约。由代码来控制合同的执行基本没有问题,虽然有“控制”,毕竟承诺于人在先;合同变更的话,代码即法律用武之地就不多了,迁就弱者、偏向强者、适度原谅… 这些看上去的“不合理”,恰恰是人性的一部分

谈到这里,上面所说的“法律”一词是宽泛意义上的,几乎等同于合约、规则,实际的“法律”含义要窄得多,是对人行为底线的约束,因此,代码即法律带来与人的冲突会更多。

代码即法律的说法并非一无是处,在两个方面具有意义:法律融入到代码中,法律将比过去任何时代都具有普遍性;代码渗透进行为中,可以大大释放人们在重复性事件中需要投入的精力。

代码能促进诚信吗?这取决于对诚信的理解,如果诚信是指对预定事务的不偏离,代码能够有效地提升诚信,但如果诚信是指不欺诈,欺诈者也会利用代码伪装出诚信,此时,代码不是法律,代码是新的博弈战场。

智能合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履行合同,但别对解决合同纠纷寄予过多期望

一些新的业务模式,模糊了决策与执行的权益边界,自动续费、程序自动升级等,介于决策与执行之间,正在挑战人的决策权,一些有害的安装或者续费中暗藏利益侵占… 代码是什么?代码是工具,是武器

4,投票即公平?

个人决策源于喜好,团队成员不止一个,喜好很难刚好一样,团队的决策如何做出呢?决策意味着权益,企业的决策通常按照持股比例来投票决定,体现了所有权在企业的利益比例;公共组织的决策通常由全体成员参与,一人一票来决定,体现个体的平等。

用投票实现决策,公平性得到了一定的保证,但投票的效率很低,如果团队的所有决策都由投票决定,日常事务就很难推进。实践中,企业的日常事务由经理作为代理人来决策,重大事务才由股东投票决定,团队决策要兼顾公平和效率

与前述的目标决策不同,合作中还有一种“决策”——执行方案选择。道理上讲,挑选执行方案是专业问题不是喜好问题,应该专家评估而不是投票,但是,如果决策人自己不懂专业又无法找到可信任的专家,此时,投票也不失为一种决策方法,毕竟专家也会考虑自身利益,而产生的后果则要决策人承担。

在智能时代,执行方案选择中的专家可以被软件替代,此时,借助专业软件,非专业人士也能做出更好的选择,这体现的不是“代码即法律”而是“代码即工具”。

有人会说,执行方案的专业选择看上去更有效率和品质,为什么个人进行目标决策时不将决策权交给专家?目标决策,通常是喜好、需求的不同,决策中不受限制的随意性常常就是权益的体现。这就好比说,我很会花钱你不会花钱,但你钱包里的钱还是不该由我来花。

代理人为什么不能用软件替代?决策自由度不仅是权利,也是“人”的责任。

小结一下:①涉及权益的目标决策通过投票决定,②涉及专业的方案选择由专家决定,③如果技术可行,用软件代替专家做方案选择,④如果没有可信的专家,也可由投票来决定,⑤投票是个低效率的决策方法,可以由代理人进行日常决策。显然,没有一种决策是完美的。

开放的商业中如何决策呢,或者流行的术语叫共识?网络社交场合,没有形成正式的团队,也没有清晰的产权关系,比如,你向街边的摊贩买了份早餐,怎样记出一笔事后双方都能认的账?区块链给出的答案是平台上所有节点按算力投票,看上去阵仗很大,能不能实现公平还不好说,但效率低下是毫无疑问的,一份早餐的记账成本甚至比早餐还要贵。

投票是公平的吗?或者不投票有违公平吗?不要妄想理想的公平,现实中的公平不仅包括获得的份额,还要考虑付出的成本、收益的效率,以及个体忍受程度。一个月薪两千的人,在新的工作中分得总收入一万中的三千未必觉得不公平,很多时候,投票反映出的公平也不过是心理承受的平衡

应该去中心化、把权力全部归还到个人吗?人是社会性存在,随时随地的合作都陷入投票博弈,不兼顾效率的全民投票毫无意义,人是不完美的,人的社会也是不完美的,代理人无法避免,只是,应该让代理人能够处在监督之下。

5,信任连接

链圈还有句名言:不要信任,去验证。许多人以为,信任就是按照计划的步骤,逐步推进就好了,这是个巨大的误解,如果任务的结果是确定的、可控的,也就无所谓信任或者不信任。人有自由意志,有自由决策的权力,让一个可以自由决策的人去决策才需要信任

每一项都去验证,那不是信任是控制!是把社会团队看成了物理系统。验证或许比信任可靠,却非常低效,没有效率的可靠有什么意义呢?抛弃信任,也就没有代理人机制,还意味着所有决策都需投票,就更降低了效率。效率有多低呢?区块链的十年实践中,比特币用来验证(也同时在挖币)的能源消耗占到全球银行业的一半,但业务占比却可以忽略不计,带来的社会效益也可以忽略不计。

社会合作的需要跟链圈名言刚好相反:把决策权委托给代理人,“不要验证,去信任”信任是无需确认的盲从,“无需确认”大大降低了合作成本,但不确认也会被欺骗,这可行吗?信任的前提是:合作者自觉遵守公平准则。自觉来自两方面:一方面,人有利他的本能,另一方面,社区约束。

人有利他的本能,也有自私的本能,利他的动力还不足以完全支撑信任,信任机制更要靠社区约束:守信能在社区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失信行为会受到社区惩罚,信息前时代,社区信任更像一种联防联控的手段,到了信息社会,则有了更多的数据追踪手段。

守信也好、失信也好,放弃验证要等到事后才知晓,失信给合作者带来损害的可能性虽然降低但依然存在

在传统公司中,团队成员对信任的要求不高,一方面,传统公司的业务是成熟业务,结果是确定的,另一方面,即便产生一些损害,也比较小,还有公司在兜底。网络时代就不一样了,工作创新程度高,需要个人能动性更大地发挥作用,结果是不确定的,越来越多的合作不在公司内部,个人需要直接承担信任风险。

因此,信任不是消除风险,而是明确风险的边界。传统的公司,是用收益来对冲成本的,预计收益高,投入的成本也可以高。科技创新公司,风险很高,预计收益直接抵充成本大概率会收不抵支,怎么办,每一步决策都全体投票吗?投票只是推卸了责任,不提高成功率。公司还应该信任员工去做决策,只不过,把成本与收益分开考虑,风险就在成本上。

无论是业务实现的现实连接,还是商业中的身份连接,都应该放弃控制采取信用方式,承担边界明确的风险,这样才对不同技术条件、不同场景下的业务具有更大包容性,实现起来才更有效率(文/醒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