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互联网观察

文明的暗礁:我们为什么忧虑进步

文明高速道


文明进入高速路

过去二十年,工业生产被颠覆、生活方式被改变,互联网让人类以指数量级的增长奔向更美好的未来。根据未来技术预测大师、美国管理与信息专家詹姆斯·马丁的测算:19世纪人类的知识量大约50年翻一倍,20世纪初缩短为30年,互联网产生之后,知识增加速度进一步加快,80年代只需要5年,现在是3年,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缩短为73天!
人类孤独的飞奔

一万年前,人类的祖先与猴子的祖先同时蜗居在山洞里的时候,一只老虎很难判断出猴子与智人谁将更有生存竞争优势。今天,一万年过去了,人类住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人类的航天器已经飞出太阳系,猴子们呢?它们的子孙依然如一万年前一样,蜗居在山洞里,或者,圈养在人类的动物园。

什么驱动了人类的快速进步?

是工具、是知识、是科技,而这些背后的基础则是信息,人类利用信息重构世界的认知,基于长远未来、有目标地改造着世界,而其他动物们,则只能在进化论的框架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这是作为万物灵长的人类很自豪的成就,这成就让人类自己都吓了一跳。

科技的两面世界


漫游全世界

70、80后小时候学过一句课文:“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那时畅想的未来,今天全都变成了现实。不仅仅打电话,通过网络你可以在环球旅行之前,买到所需行程中的所有飞机票、火车票、景点的门票,定好各地的酒店,甚至确认每一顿饭的餐谱… 环球旅行就像到小区边的百货商店一样方便,在家里可以规划旅行的一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要靠近全世界。

触摸全世界

此时,一个悖论出现了,既然在家里就能搞定全世界的一切,那为什么我们还需要费劲周折跑到各地去呢?是的,互联网让许多人无缝漫游到了世界各地,让地球变成地球村,互联网也造就另一个群体,“宅”,宅男、宅女们不用出门,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屏幕,手指不断滑动的缝隙,周游着全世界。

宅在自己的世界

就像发达城市里,辉煌大厦的斜对面就是城中村,那里是被文明异化的地带,互联网全球大厦的城中村就叫做“宅”,如果你对这个名字产生了一点点隐忧,那么这些“宅”一族中比较极端的部分还有个争议的名字:网络成瘾。他们陷入到网络虚构的信息世界,不能自拔,不愿意回到有花、有草、有房、有车的现实世界。甚至极端的宅一族,父母送吃送喝,几个月连床都懒得下。

倒着走?不看电视运动


反电视运动

面对宅甚至网瘾一族,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他们是健康的吗?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担忧互联网危险的时候,不妨了解一下电视时代的往事。

20世纪60年代,电视机普及到美国的家庭中,到了八九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医生注意到:电视给人们的生活尤其是未成年人带来了危害。1995年美国芝加哥白点组织(WhiteDot)发起反电视运动,把每年4月的最后一周定为“关闭电视周”,这一活动很快在全世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响应,人们在这一周远离电视,回归自然。

冲击“真实”生活

电视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提升了工作、生活质量,同时也挤占了阅读、运动与亲人朋友的交流时间。 “本真”的生活受到了电视的冲击,人们很难再回到原来的生活方式之中,这是反电视运动的动机。

走回非洲?

电视对人类原本生活的冲击是负面的吗?哪怕就是每天沉迷电视的情况,也并非所有人都觉得看电视有什么不妥。反对者意见也很直接:电视已经存在几十年了,我们这些从小就看电视的,不也长大了吗?激烈的反对者会说:你们为什么不回到丛林里去,回到非洲草原,去过最原始的淳朴生活?

反科技,毫无新意的忧虑


苏格拉底的忧虑

信息化的每一步发展,科技的发展,同时也是一部忧虑的发展史。电视之前,二千四百多年前,人类正在经历一次信息变革,信息由口口相传转向文字记录,苏格拉底对文字传播表现出深深的忧虑,跟他的学生柏拉图解释:如果人们依赖文字记录而不是记忆,他们谈论的事情就只是外在的,不再源于内心,阅读一本书给人带来的收获,永远比不上直接和作者交谈。苏格拉底说:文字可以给你知识,但回答不了你的任何疑问,它只在永远重复。

荒诞的反科技

反科技也从来不是新鲜事儿。照相机出现的时候,纸上的那个人太像自己了,是不是摄了自己的魂魄?许多人不敢照相。空调刚出现的时候,改变了四季的温度时序,会不会让自己错乱?许多人不敢用空调。今天看来这些反科技的想法显得有些荒诞不经,当初却实实在在地发生着。再看看当今正在发生的反科技现象,比如反转基因人士的宣传:转基因将导致不孕不育、得肿瘤、发育不良,这些听上去有些吓人的后果,你是选择相信呢还是不信呢?

文化与健康的反转

还有一些更不容易得到的答案,提到绿色、有机食品的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更健康,愿意花更多的钱,化肥、农药这些现代科技元素让人不太放心,地道农家菜、古法酿酒… 无论以文化还是健康的名义,都在循着反科技发展的路径传递价值。

杞人忧天,还是乐天安命?


科技带来的种种忧虑,都是杞人忧天吗?既然科技忧虑症贯穿整个科技发展史而显得毫无新意,这些新酒是否可以全部装在同一个老瓶子里,一概予以忽略?

苏格拉底的攒书

由于文字记录的出现,更多人能够通过读书来“跟随”老子、孔子、孟子等先贤学习,这虽然比不上跟他们面对面效果好,但比没学要强得多,在只有贵族才会学习的时代,老师带几个学生就可以了,当学习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诉求,哪里去找那么多凭记忆就能教学的先生呢?读书成了学习必要的选择,差一点的老师教学也需要书的辅助。

两千年来我们看到的“文字记录促进学习普及带来的好处”远远大于苏格拉底忧虑的教学效果不好,苏格拉底的担心貌似是多余的?

今天呢?当写书而不是读书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办到,当东拼西凑的文字印成“书”占据了各大文字市场,当你想学习会计,书店里摆着上百本似是而非的会计书你不知所措时,是否想到两千年前苏格拉底对文字传播的担心?文字记录,书还能成为一个简化版的老师吗?

波兹曼的网红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担心,电视让演员替代知识分子主导了媒体,最终,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电视近百年的发展,演员的地位得以大幅提高,但“戏子误国”的事儿好像并没有发生。

今天呢?当社交网红、短视频掀起一股股娱乐的浪潮,媒体话语权逐渐转移到网络大v身上,一些大学、科研机构将在网络上获得影响力的网红聘为“专家”、“教授”,当我们逐渐习惯了“一红压百业”(只要网络红了,到哪儿说话都有效),波兹曼的担心真的可以忽略不计吗?

浅薄或迷人的进步


自我愉悦的本性

达尔文进化论自然选择的结果,人类具有追逐快乐的本性,所有给我们带来快乐的事件,我们都希望它能够重复发生,不过,经历同样的事件,快乐感则会下降,频率越高快乐下降的越多。举个例子说,吃糖会开心,但短时间再次吃同样的糖,吃后感到快乐的程度会降低,吃的越频繁,吃糖的快乐程度降低越多。

代价与成果的平衡

什么时候我们不吃糖了呢?如果去拿糖付出的辛苦比不上吃糖带来的快乐,我们就不吃了。别笑,小时候,我们吃梨、吃糖,都是吃撑着或者吃腻了才停的,或者,需要上树摘,吃多了得到快乐不及爬树的累,也就不再吃了。真实的生活中,付出的代价与得到的快乐会达成一种平衡,我们通常就生活在这个平衡状态。

失衡的条件

有特殊的情况吗?至少有两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重视:一种是带来的快乐感受太强烈了,一种是付出的代价太低了。这两种情况出现时,我们会对一些事件着迷或者叫成瘾,终止比较困难,从而影响了做其他事。

前一种的例子,就是毒品,毒品带来的快感非常强烈,让人欲罢不能,很多人一次吸毒就成瘾了,这是禁毒成为国际社会共识的原因,后一种的例子,候选者是网络信息。

迷人的电视,更迷人的互联网

看电视为什么会比游走现实更容易上瘾?从电视上看到有意思的内容要比扫街去看代价低多了,电视上切换内容也方便,遥控器换个台而已。如果一个人对娱乐节目的快乐感比较高,那么没人限制的电视就足可以让他上瘾。相比之下,网络不只是看娱乐节目,玩游戏、买东西、交朋友… 随着网络业务的快速发展,几乎你在现实中能办的任何事情,网络上都可以,代价嘛,随着时间推移会越来越低,滑滑手指头而已。

文字的浅薄

那文字记录的问题是什么?老师不仅仅教你知识,也监督你学到的效果。文字记录——书能做到吗?不能,书不会检查你的学习效果,更不会责备你,大家看同一本书却有不同的理解,只要你自己觉得书看懂了,你就觉得又成长了一大步,至于这个自我感觉是对还是错,没有人会反馈给你,你自己开心就好。

当网络上,各类评论漫天飞的时候,当你觉得那些毫无依据的论调竟然成为大众相信的声音。你会想到苏格拉底“别读书”劝告的严肃、老子践行不言之教的深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从纸张、电视到网络,人们获取快乐的代价也在降低,不论是否真的造成严重后果,苏格拉底们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从仪式感开始,人类不一样


科技的双刃剑

原子能可以发电,也可以夷平一座城市;能源能给人创造财富,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也导致全球升温。所有这些表明,科技除了有益于人类,还可以直接产生破坏,也可以产生潜在的危害。只不过,科技危害,一些危害更容易被感知,另一些危害却要详细的统计数据才可见,一些是自我能够修复的,另一些危害则需要人们采取控制措施。既然苏格拉底们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那些历史上犹如害怕照相一样的忧虑就没有任何作用了吗?

博弈而不是设定

我们能够预设科技的路径,让它只走在造福人类的道路上吗?人类在创新的道路上永远只是个淘气的孩童,熊孩子们制造欢乐的同时,也不自觉挖了无数的坑,没有先验的办法能够预防。我们习惯担忧,但不要恐慌,过度的忧虑,同样会影响到科技造福人类的目标。
好在人也是多样的,有左也有右。认为单靠“不看电视运动”阻止了电视毒害,和认为“不看电视运动“是毫无必要的滑稽剧,都是偏颇的,世界上正是有了左、右两类偏执狂,他们不断斗争才使得今天人类走在相对正确的中间道路上。

通过认知纠偏

作为有认知能力的人,前面讨论的吃糖其实还一种主动放弃的可能性:当我们意识到吃糖有害时,理性主导下,也可能会放弃继续吃糖,但只要吃糖给你的快乐足够,放弃是件不容易的事儿,非常非常不容易。既然,意识到吃糖有害会促使人们主动放弃,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方法加以推广。

“地球一小时”的唤醒

知道“地球一小时”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提倡的一项节能活动,每年三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晚上20:30,人们主动关上不必要的电灯以及电器一小时。有人说“地球一小时”本身对节能本身贡献并不大,一方面民用照明用电占整体用电比例很低,另一方面电量是发电决定的而不是用电,如果有人为了关一小时灯点了蜡烛,结果甚至是负面的。那么,“地球一小时”的意义是什么呢?唤起人们对能源消耗对其后变化的关注,因为“地球一小时”,更多人具有了节能的意识,养成了节能习惯,这才是真正有用的。

互联网带我们进入丰富多彩的世界,旁边有坑,请注意安全。